排名
中学
大学
问答
对比
资源
登录
首页
问答首页
问题@20122
请问老师对于在美国学校交朋友有什么建议呢?
在美学业生活
社交融入
sunflowerme
家长
提问于2020-06-22 00:27:07
收藏
分享
广告
回答问题请登录
共
10
个回答
排序:
默认排序
默认排序
点赞最多
回复最多
最新回复
【丽格教育】波士顿Lily老师
特邀顾问
私信
位于11
·
回答于2020-06-25
你好,美国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尤其是寄宿学校,多元文化也比较多,所以在交友的时候要尽量注意多了解多方文化常识,不要因为自己不懂而伤害他人感情,在这个基础上,交友也是看三观,性格等方面是否合得来,然后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或自己感兴趣的俱乐部校队等,更容易拉近大家的友情,同时,多多帮助他人,但不用刻意去追求认同,不要为了融入而去融入,反而会让自己疲惫不堪,甚至产生心理压力。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24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广告
波士顿Jing博士(惠宜教育)
特邀顾问
私信
位于北京市
·
回答于2020-08-14
来美国求学,学习知识只是一个方面。结交朋友是非常关键的,美国社会重视networking,即人际关系网。好的社交能力和在中学期间建立起的同学关系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咱们中国孩子在美国的学校,还是常常会出现和自己人“扎堆”的情况出现。广交朋友的第一步,就是要跳出舒适圈,开放自己的观念,主动去结交美国本地、和其他国家的同学。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学习美国的社交礼仪很关键,开朗大方、有礼貌的谈吐会给同学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其次,要多参加俱乐部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结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club里、社区活动里、体育运动中、乐队/合唱团里、小组作业里…这些结交朋友的最佳场合。总而言之,要开放自己的观念,主动去表现自己,了解networking的重要性。广交朋友也能让孩子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35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迈润肯留学石老师
特邀顾问
私信
位于北京市
·
回答于2020-06-24
您好,在美国学校交朋友,有以下建议:
1.了解美国文化习俗,入乡随俗,尊重彼此文化。
2.多参加活动。美国学校会经常组织很多活动,校内的、校外的、玩游戏、志愿者、短途旅行等,如果有时间,而且又有点兴趣,建议参加。
3.微笑问好。在美国,对路上走来的陌生人微笑或者打招呼是很正常也很友好的事情。
4.朋友的朋友。如果你已经有了几个朋友,可以和他们一起出去玩和参加活动。
5.提升自我。我们基本上都有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乐器、舞蹈、歌曲等等。可以去参加相应的俱乐部,在提升自我、发挥长处的同时可以认识志同道合的人。
有帮助
·
2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13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美国创藤教育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0-06-23
您好:
对于在美国学校交朋友,建议是首先要了解美国人平时的沟通和文化习俗,了解这些以后,可能在和美国人交朋友的时候才能够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彼此尊重。其次,在美国学校交朋友,建议不要只交中国朋友,可以尝试去交一些美国朋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这样子有助于自己融入美国文化。很多学生反映参加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是交到美国朋友的一个有效途径。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2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1:45
谢谢
回复本条
美国创藤教育
中级顾问
回复于2020-09-03 22:47:37
回复
@1522***5819:
不客气,希望孩子能够交到好朋友,交到知心朋友,也希望小朋友能够全方位融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哈博教育--徐志文
中级顾问
位于广东省
·
回答于2020-06-23
我们出国读书,不是为了读知识,知识都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了解美国当地的文化,风俗人情,体育运动,美国的历史等。所以要多和美国本地的学生交流,同时,因为美国学校的多元文化,也要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交流,学习更多的东西,不要和在中国一样,只知道低头读书。多参加运动就会获得很多与美国及其他欧美国家的学生交流的机会,参加公益活动体现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背景的同学。当然,我们来自中国,也要和咱们同一个国家的同学多交流,彼此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
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包括华人始终脱离不开华人的圈子,因为他们不了解美国的文化,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建议多学习一下真正的西方文化是什么?很多学生学了半截的东西,学校也没有特意去教如何与人相处,这是一个不足。尤其是我们国际学生,如果有人专门指导会更好一些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1:50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Victoria周老师
中级顾问
回答于2020-06-23
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习俗,一些不该问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不礼貌的问题不要去问,并且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传统,不要用中国的传统来试图说服对方,多交一些当地人,会对自己的英语提升还有文化了解有促进作用。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1:57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青云教育创始人 - 沈老师
中级顾问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20-06-23
出国留学除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别人的文化、历史、语言和价值观。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交新的朋友,同时也能够把自己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新朋友分享、交流。交朋友一定要了解和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禁忌,需要能做到入乡随俗。在美高,除了美国同学之外,也有很多机会接触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更多的各国朋友,尽量不要只是把自己锁定在中国同学圈里。同时在美高,像任何其他地方一样,同样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学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受同学的影响,避免交损友。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02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广告
赢天下—毛老师
中级顾问
位于上海市
·
回答于2020-06-23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因为美国除了当地的学生外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所以一定不能存在歧视,这是非常严重的不良现象,对待任何国家种族的人都不能抱着歧视的心态。另外要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因为美国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通过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可以结交很多同学,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08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1850***9248
读者
回答于2020-06-24
如果你对地理位置和学校要求不高,建议去偏僻的地方去。我儿子以前在肯塔基上过学。那里的人比较少见外国人,结果我儿子成了香饽饽。大家都抢着和他做朋友。去波士顿之类教育发达的地方,美国人对外国人反而比较冷漠,除非发现你和他志趣相投。
有帮助
·
1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19
谢谢哈哈哈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1815***0769
读者
回答于2020-06-29
个人感觉不用强行刻意交朋友,你就保持自己的个人特色,并且be nice and open-minded,可以主动去跟你认为不错的、有吸引你的地方的同学打招呼,重要的是保持身上好的个人品质和特色去吸引朋友。
有帮助
·
0
无帮助
·
0
回复
·
1
感谢
·
0
回复请登录
回复
sunflowerme
读者
回复于2020-09-03 14:42:29
谢谢
回复本条
致谢请登录
广告
我要提问
匿名
登录并提交问题
广告
广告
反馈
上传图片或文件
类型:
图片
文件
群回答
官方回答
上传头像
修改头像
移除头像
上传附件
修改
移除
上传图片
修改图片
移除图片
0%
群来源
美国高中-申请主力群2(126194363)
美国高中-在读家长群(249292512)
美国大学-申请主力群(255528874)
美国高中学生群(174429386)
高申预备群(141410073)
美国高中-申请主力群2(204750079)
美国大学申请学术家长(456150197)
FS申高交流群1
FS申高交流群2
FS申高交流群3
FS申高交流群4
FS申高交流群5
FS申高交流群6
FS申本交流群1
FS申本交流群2
FS18fall家长群
FS19fall家长群
FS美高低龄家长群
取消
提交
官方回答 / Submit a response
回复人名称/Your name
*
回复人职位/Your title
*
上传头像/Your photo
英文回复/Response in English
*
中文回复/Response in Chinese
上传附件/Attachment
上传图片/Photo
复制链接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