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迈润肯留学的一场直播中,L 同学带着5年美高+美本的真实经历,家长带着“律师妈妈”的观察视角,石老师带着20+年行业经验,一起为大家揭开了留学美国最真实的一面。
L同学的求学之路始于北京,中小学他体验了公立、国际学校不同的体系,在疫情期间11年级的时候转轨美高就读10年,去年入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一路走来,他坦言:
“GPA是美高、美本申请的第一竞争力。”
“最好在美高读满四年,将更多精力放在GPA和个人价值。”
“美高并不完全是快乐教育,但很尊重学生。”
“美本生活与美高生活截然不同。”
“美本的专业、地域选择,是选择一种未来。”
......
本文从这场“真情告白式”直播中梳理出,留学家庭最该知道的真相,分享给大家:
01
对于大家关注的美高生活,L同学根据自身就读的一所寄宿制美高,为大家分享了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食】
民以食为天,吃得好不好影响一个人的状态,特别是青春期的高中生。
L同学就读的寄宿学校提供全天候的生活支持,一般情况下早餐有鸡蛋、面包、燕麦与水果;午餐虽简,学生分批次就餐,10-20分钟时间,但足以满足学生的健康营养需要;晚餐则比较丰富,学校会根据国际生源安排不同的菜式,汉堡、意面等应有尽有。蔬菜水果长期供应充足,学生也可自制沙拉或披萨等。
周末若想外出用餐,周边多为美式中餐或粤菜馆,价格不菲,因此不少学生逐渐学会了做饭,既省钱又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
【宿】
住宿方面,寄宿学校管理严格而有序。
晚上11点熄灯,所有电子设备必须关闭,学生必须上床休息。
校内24小时有校警巡逻,关键区域设有监控,教师轮流值班,安全保障到位。
相比寄宿家庭,寄宿学校在饮食、管理、安全等方面更具优势,费用也相差无几,是许多家庭的首选。
【学习】
美高的学习节奏相对宽松,尤其9、10年级课程较为基础,即使国内转轨也不用太担心。
每天早晨7点20分前离开宿舍,参加校长主持的早会,开启一天的学习,一般安排室内课程。
下午3点半后是课外活动时间,L同学加入了橄榄球校队,每天训练3-4小时,风雨无阻。
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机器人、读书等社团,应有尽有。
学生也可以自己组织社团,只要凑够人数,学校便提供场地与支持。L同学自己发起的电竞社团,正是在这样的开放氛围中应运而生。
【课余】
一定要敢于尝试那些你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像滑雪、橄榄球、长曲棍球……这些在国内几乎无法体验的项目,成了他在美高最珍贵的记忆。
学校离滑雪胜地很近,周末常组织滑雪活动,他由此培养出浓厚兴趣,甚至周末两天都泡在雪场。
宿管老师也会组织划船、爬山、去波士顿旅行等美式户外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当地文化。
【寄管】
美高生活制度严格,饮酒、吸烟、吸毒等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一定不要触碰底线,一经发现即被开除。
晚自习每天1-1.5小时,纪律性强。
在这种半封闭、有节制的环境中,学生逐渐学会自律与责任。
【社交】
“美高最快乐的,是玩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项目,交到了真诚善良的朋友。” L同学说。
当地学生出去好奇,也喜欢和国际生聊天,非常容易交到朋友。
L同学社交的开始大多来自橄榄球队,队友们不仅带他去湖边游泳、划船,还教会他如何在压力下坚持。
02
从美高步入美本,L同学进入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期间,L同学曾面临一次重大挑战:他最初被加州州立大学录取,但因“国际生无第二外语成绩”被单方面撤销Offer。在石老师帮助下,仅用一周时间成功转入戴维斯。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留学路上,专业指导与应急能力同样重要。
对于大学生活,L同学的总结是,与高中截然不同:更自由,也更复杂;更丰富,也更具挑战。以下是他的分享整理:
选择美本时,专业排名远比综合排名重要。戴维斯在农业、兽医、城市规划、经济学等领域享有盛誉,这些特色专业吸引了大量学生,学校也有与国内大学交换生的项目。
对于未来就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金融工程、机械工程依旧热门。一方面专业分支方向多、就业机会多,另一方面实习机会多,薪酬丰厚。L同学身边热门专业包括经济学(细分会计、金融)、计算机科学(起薪可达12万美元)、金融工程和机械工程。他建议,尽早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准备实习与科研。
大学生活的一大变化是社交方式。80%的朋友来自课堂,其余通过朋友介绍逐渐形成圈子。课余时间,大家常去滑雪、海边、旧金山旅游或聚餐。L同学特别提醒:有条件的尽快考取驾照。在美国,会开车意味着社交半径的扩大,租车、二手车都能极大提升生活便利性与交友机会。
住宿方面,大学宿舍环境普遍较好,但水电费、房租分摊等事务复杂,需要学生自己处理。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随之而来。虽然学习压力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不再是快乐教育”,而是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戴维斯为代表的公立大学,拥有政府高支持、硬件设施先进、性价比高等优势。戴维斯每年都组织企业宣讲会,帮助学生对接实习与就业机会,只要愿意优势专业学生都能找到实习机会;临近毕业时,学校会协助学生申请OPT(实习许可)。
语言是另一大挑战,无论是初高中转到美国,还是大学入读美本,当地化的口音、语速、俚语仍需一段时间适应。L同学建议:“不要着急,慢慢来,融入生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他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如地球日环保项目、社团聚会等,通过实践提升语言与文化理解。
他也坦言,大学生活会“变难”:人际关系更复杂,课程门槛更高,体育活动参与度下降。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学生更快成熟,学会与教授、老板沟通,掌握真正的社交能力。
03
作为一位毕业于名校的律师,L同学的母亲在分享中流露出深深的欣慰与骄傲。她坦言,孩子原本就独立,在美高后“更成熟、更自律”,遇到困难不抱怨,而是选择自己克服,“报喜不报忧”是常态。
她最佩服的,是孩子在橄榄球赛中带伤坚持的那一刻。“膝盖撞地,站不起来,比赛为他停了30秒,他还是咬牙站起来打完了。”她说,“那一刻我知道,他学会了什么是责任与坚韧。”
回顾孩子的留学之路,她认为“影响比培养更重要”。她从未严厉批评孩子,而是尊重他的选择。疫情最严重时,孩子坚定地说:“再不去就去不了了。”这份决心源于6年级时的一次经历——母亲在迈阿密做访问学者时带着L同学同往,孩子亲眼所见的美国生活让他立下留学美国志向。“眼见为实,比千言万语都有效。”
她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让孩子在美高读满四年。“时间比金子更宝贵”,她反复强调。早一年规划,就能多一年适应;早一年行动,就能少走弯路。
“托举,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也是一种能力。” 她说。所谓托举,不是包办一切,而是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资源与判断。正是这种“隐形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稳。
综合石老师、L同学及其家长的讲述,小编也帮大家整理了美高、美本申请的一些Tips:
若想在申请中脱颖而出,GPA最好保持在3.8以上。对于有志于美高的学生而言,学术表现从初一开始就应被高度重视。
有计划留学美国家庭,一定早规划,早行动,尽量让孩子在美高度4年,会更有利于美本申请。
美高申请多关注学校对学术、国际生的重视程度,近年中国留学生的升学走向。
美本申请将专业选择、地域选择放在学校排名前面,综合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一般建议申请15-2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