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宜教育创始人 Jing 博士携美高申请团队顾问老师们,再次出席 EMA 招生大会,并满载而归!
EMA(Enroll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大会,又称美国私立中学招生管理协会大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招生与入学管理盛会之一。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的私立学校招生官和教育专家齐聚一堂,中国家庭最关注的寄宿和走读美初、美高几乎都派出核心招生团队参会。今年,大会在德州奥斯汀隆重举行,现场汇聚了众多知名学校的招生主任和教育管理者,共同探讨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挑战。
在大会期间,惠宜团队与许多长期保持紧密联系的招生官们再度相聚。大家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数据与趋势,也聊到了惠宜学子在各个学校的最新表现。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许多惠宜学子在学术、活动和个人成长方面持续进步,表现非常突出,赢得了各个学校招生官们的高度认可。
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许多惠宜学子在完成美初、美高的申请后,依然选择继续与我们惠宜同行,进行美本的规划和申请。从最初的启蒙到如今的远航,6—8 年的陪伴让我们惠宜团队老师们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努力与蜕变。正是这种系统的多年长线规划,构成了惠宜教育最独特的价值。
今年的 EMA 大会主题是 “拥抱变革(Embracing Change)”。会议不仅强调招生策略的与时俱进,更聚焦如何通过创新与优化,让录取流程真正助力学校的持续发展,并更好地支持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于未来招生方向的深度对话。
和往年一样,惠宜团队也第一时间整理了大会的核心内容,为大家带回最新鲜、最权威的美初美高招生趋势和干货信息,帮助家长和学生把握最前沿的教育动态。
每年都会有寄宿学校的招生团队发生人事变动。虽然更换招生主任不一定意味着招生政策的巨大变化,但还是值得大家密切关注,这也是每年惠宜教育都会和大家分享的。
今年的人事变动也不是特别多,以下是学校招生主任具体变动的情况:
1. Lawrenceville School: 一位新招生主任入职,来自附近的一所走读学校壁球牛校 Pingry
2. Concord Academy: 两位招生主任之一离职,到波士顿的一所顶级走读学校任招生主任
3. Peddie School:原招生主任退休,新招生主任过去任职 Cushing academy 招生主任
4. Thacher School:原招生主任退休,新招生主任过去任职波士顿顶级走读私立学校BB&N 的招生主任。
5. Mercersburg Academy: 原招生主任离职加入 Berkshire School,新招生主任为在 Mercersburg 已经工作15年的大学顾问办公室主任。
6. Stevenson School:原主任 Amy 仍然主管全学校的招生工作,但新加入一位主任主管高中部的招生工作。
7. Berkshire:原招生主任升职,新招生主任来自 Mercersburg Academy。
8. Loomis Chaffee School:原招生主任退休,新招生主任来自 Canterbury School。
9. Canterbury school: 原招生主任上上周一刚刚离开 Canterbury。
在今年EMA招生管理年会上,1300+位私立美校的招生领导围绕“Embracing Change (拥抱变革)”展开讨论:人口结构变化、AI兴起、各国经济走势、与家庭期望重塑招生与教学。最重磅消息是EMA与ERB合并为新组织E3n:以Enroll、Educate、Excel为使命,整合招生、评估与学生发展数据,帮助学校“把合适的孩子放在合适的学校”。E3n首任CEO Mike Flanagan强调:在挑战中保持喜悦与专业,才是招生工作的核心价值。
现场还发布多项进展:SAO今年8月申请量同比增长17%;admission.org将进一步优化“发现—申请”全流程;《家庭价值认知与支付能力报告》为不同家庭的决策提供参考。AI被视为即将成为标配的生产力工具,可用于压缩面试纪要、分析非结构化信息,但必须坚持人工审核与数据安全。
未来一年是“打地基”的整合期:系统、研究与服务将全面对齐,并推动个性化辅导等试点,把数据洞察真正转化为对孩子的精准支持。对中国家庭而言,这意味着更透明的申请路径与更高的学校匹配度。
变革背后:新世代学生的核心诉求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发展心理学教授、《10 to 25: The Science of Motivating Young People》的作者 David Yeager 博士带来了一场关于“青少年真正学习动力”的主题演讲。
他指出,Z世代和Alpha世代的动力核心在于三个关键词:目标感(Purpose)、自主权(Autonomy)、归属感(Belonging)。当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有空间决定“如何去学”,并且感受到来自师长和同伴的认可时,他们才会在学业、艺术和运动上投入真正的热情。
除了David Yeager 博士外,三位知名美高招生主任——Choate Rosemary Hall 招生主任 Jeff Beaton、The Thacher School 招生主任 Jorge Delgado 以及 Buckingham Browne & Nichols 招生主任 Julie Wadland 也分享了他们对 Z 世代(Gen Z)和千禧一代(Millennials)的深刻洞察。
他们结合最新的 Deloitte 全球调研,指出未来十年,Z 世代和千禧一代将占据职场的绝对主力。相比传统观念,他们更重视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希望通过学习找到 目标感(Purpose),并在过程中获得 持续成长(Learning & Development)。换句话说,单纯“爬升名校排名”已不是孩子们唯一的追求,他们更在意学习是否能带来真实的收获与意义。
Yeager博士和和招生主任们的分享,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学校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链接学习与现实世界,让学习成果看得见;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能参与设定目标;同时营造有温度的社群氛围,让努力成为常态。即时反馈、阶段性成果展示和公平透明的评价,也都是维持动力的关键。
对家长而言,支持孩子动力的方式其实很具体:帮助孩子把兴趣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大目标拆解为小步骤,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确保睡眠和健康。需要警惕的则是:孩子忙于无意义的活动、过度依赖分数、缺乏个性化进度或目标模糊不清,这些都可能是动力下降的信号。
真正的学习动力,并非来自外在压力,而是源于孩子内心深处被点燃的“Why”。
升学路径的黄金节点(九年级)
Fay School 升学指导主任 Courtney Sargent 与 Indian Mountain School 升学指导主任 Lisa Schmidt 重点分享了美初九年级的独特价值。对中国家庭而言,这个年级远不是“多读一年”,而是孩子在国际教育赛道中实现跃升的黄金机会。
九年级常被视为培养领导力的最佳时期。孩子作为校园最高年级学生,会在一个安全且受保护的环境中提前承担责任,带领低年级同学、组织校园活动,为未来在美高的竞争中积累自信和优势。同时,九年级在学术上也起到关键衔接作用。课程难度与高中接轨,却保留初中式的精细支持,既能锻炼独立学习能力,又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更重要的是,美高对完成九年级的申请者格外青睐,他们往往展现出更高的成熟度、住宿适应力和领导经验。
各顶尖寄宿美初也纷纷推出特色九年级项目。Fay School 在常规课程之外加入视觉艺术和设计实验室,帮助学生积累作品集,同时要求九年级生带领低年级开展实践工作坊,并安排以民权运动为主题的研学之旅,与历史课程深度结合。Indian Mountain School 则开设 AP 级别的学术课程,全年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还提供如白山远征、加勒比科研考察等高端户外领导力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家长而言,规划应当从七年级就开始。与其单纯关注美高录取结果,不如重视九年级项目能为孩子带来的长期价值。从课程到研学,从领导岗位到跨文化实践,这些实质性资源不仅塑造孩子的能力,也为未来的升学申请增添强有力的筹码。九年级,绝不是缓冲,而是真正让孩子实现跨越的成长跳板。
全球潮流:国际学生招募的趋势与洞察
本届EMA年会的核心是”国际教育格局的重塑”。美国名校正强调自身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与家庭建立真诚连接而非打“价格战”。家长最关注的依然是三件事:扎实的学术、多元而真实的文化体验、以及面向大学与职业的长期成长路径。招生端也更重视“家庭共同决策”,信息必须清晰一致,帮助孩子理解“为何而学”。
同时,全球竞争在加速。欧洲与东南亚的新建寄宿学校以更低学费分流生源,部分还是美英名校的海外校区;个别市场也受地缘与汇率影响出现波动。面对签证与政治氛围的担忧,多数学生的实际就读体验依然积极,过半家长仍会选择或考虑美国。给中国家庭的建议是:
优先考察学校是否提供有温度的支持与透明化的沟通、清晰的课程和升学规划,并使用正规渠道获取签证面试指导。若目标是美高/美本,能兼顾学术深度、社区多样性与导师陪伴的学校,远比“学费最低”更关键。
AI时代: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美高招生
在今年的EMA大会中,一个热门话题格外引人关注:人工智(AI)正在全面进入招生环节。这不仅是一场效率革命,更直接关系到未来国际家庭的申请体验。
过去,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常常要花大量时间在安排会议、整理数据、写邮件这些重复事务上。现在,已经有AI工具能替他们完成这些工作,可以潜在节省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对家长来说,这意味着招生官能花更多精力在和孩子、家庭的沟通上。
现场展示的工具让人直观感受到变化:学校可以把招生简章用AI生成中英文播客或视频,更快触达到中国家庭;招生活动的场地规划和预算表格可以用AI就能自动生成,大幅缩短准备周期。
这对中国家长意味着什么?首先,获取信息会更便捷。未来不仅有PDF简章,还会有多语言播客、视频推送,让家长和孩子随时了解学校。其次,沟通将更高效、更个性化,招生官有更多时间和家长直接沟通,真正了解孩子。
当然,AI的使用也有边界。大会也提醒各校必须保障数据安全,避免算法偏差,并确保所有AI生成内容符合学校的品牌和价值观。换句话说,AI是一个辅助工具,最终的判断仍然由招生官来做。
总体来说,AI让美国私校的招生过程变得更快、更透明、更贴近家庭需求。对准备留学的中国家庭来说,这是一股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未来,信息传递更顺畅,沟通更充分,申请体验也将比以往更好。
美高招生官畅谈面试之道
伯克希尔中学招生副主任Jeannie Epstein 分享了招生面试的艺术。她强调,招生官在面试中会采取一系列“Be”原则,比如 Be Aware(敏锐观察)、Be Flexible(灵活应变)、Be Creative(创新提问)等,这些对中国学生的面试表现也有重要启示。
首先,展示亮点、主动联结。招生官希望学生能主动表达特长,以及希望结识的老师或教练,这不仅帮助招生官记住学生,也可能促成后续的深入交流机会。
其次,灵活应变、避免背稿。招生官往往会根据学生的表现临时调整提问顺序。如果学生回答过于死板或冗长,不仅容易被打断,还会失去深入交流的机会。因此,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核心优势做到熟练、自然,而不是机械背诵。
最后,面对创新提问要真诚。 如今一些招生官会抛出更具创意的问题,借此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例如在学术方面,可能会问:“你最近一次完全靠自己学到的东西是什么?”;在领导力方面,可能会问:“你对哪些社会议题很感兴趣?”;在学校适配度方面,则可能会问:“毕业时你最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面试已不只是回答“喜欢哪门课” 这么简单,而是一次展示自我、建立联系的机会。提前准备、真诚表达,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招生官分享:家长面试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派恩克雷斯特学校(Pine Crest School)强调,家长面试已成为招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去年该校共进行了700多场家长面试,虽然耗时,但是招生官认为非常值得,因为通过家长面试,学校能真实地了解家庭、判断是否与学校文化契合。
招生官在面试中最关心的问题,往往围绕家庭故事、择校原因、教育价值观,以及孩子希望在学校的收获和所需的支持。这不仅是单纯的问答,更是一次双向了解。
但是,家长在面试中也可能因某些表现“踩雷”。例如频繁转学、拒绝提供推荐信、在面试中贬低现有学校、态度咄咄逼人或过于功利,都可能让招生官怀疑该家庭是否适合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招生官也提醒家长避免问一些敏感或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比如招生数据、政治相关话题,或极其细枝末节的问题等。
对中国家长而言,这些信息尤为重要。在美国私校的眼中,家长不仅是孩子的陪伴者,更是学校文化的共同建设者。面试时的真诚、尊重与开放态度,往往比任何“标准答案”更打动招生官。
八件父母“想做却做不到”的事
Michael Thompson 博士 (美国知名的临床与学校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及教育顾问,曾为全球700多所学校提供专业咨询) 的演讲,再次为中国家长带来许多启发。作为深耕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他直指当代父母最纠结的痛点:我们总想为孩子做更多,但其实有些事,父母永远无法”替孩子完成”。
Thompson博士提出八件父母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无法让孩子永远快乐;不能直接给他们高自尊;不该替他们交朋友;难以同时担任代理人、经理与教练;无法制造一个完美的“第二家庭”;不能完全屏蔽电子设备的影响;无法彻底避开风险与危险;也不能直接“让”他们独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创造机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比如在合适的时间,送孩子参加夏令营。
他尤其指出两个教育孩子的悖论:越控制,越阻碍成长;知道得越多,却不代表理解得更深。尤其在科技时代,父母自身手机成瘾、过度安排孩子时间,反而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和面对失败的机会。真正的自信,来自于经历挑战;真正的独立,始于放手。
Thompson博士强调,父母的角色不是掌控,而是引导。孩子的路需自己走,自信需自己建立。这一点尤其值得中国家庭深思:我们是否过度安排、过度保护,而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有界限的自由、有挑战的成长,以及一个信任他们的家庭氛围。
从等候到入学:补录中的机遇与挑战
“晚申请”和“补录” 也是不少家长关心的重点。今年我们和多所美东寄宿、走读学校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了一手信息。
首先,家长和学生们最关心的材料要求问题:即使在补录阶段,核心材料依旧不可缺少,包括学生的基本档案、家长问卷、学生文书和面试。这些是学校判断学生最重要的依据。而推荐信和考试成绩则相对更灵活,部分学校会接受成绩单上的老师评语来替代推荐信,部分寄宿学校依旧保持 test-optional,或者用其他的考试方式来替代。
其次,在补录沟通中,学校更看重家庭和顾问的坦诚与配合。为什么此时才申请?学生有哪些特点?这些背景信息如果由专业顾问帮助梳理,再配合简洁的材料和说明,能让学校快速抓住重点。像 Westtown School 就强调,他们的等候池是动态的,随时可能有名额流动。
此外,一些学校在补录季格外重视家长面试,因为家长的反馈往往能补充出纸面材料之外的关键信息。而在转学申请中,学校更依赖与顾问的信任合作来判断学生的匹配度。
整体来看,晚申请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机会窗口有限,信息差和沟通细节往往决定结果。这也正是我们专业顾问的价值所在——帮助家庭把握时机,精准呈现,提升孩子的录取可能性。
孩子被录取之后,美国学校都在做什么?-- 给中国家长的几点启示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拿到录取通知书,升学就算告一段落了。但在美国私立中学,录取只是一个开始,学校非常重视“入学体验”(Enrollment Experience)。如何让新生顺利适应、减少流失、建立归属感,都是招生团队和老师们持续关注的重点。
在美国独立学校里,平均有 7–8% 的学生可能在夏天放弃入学(被称为 summer melt)。如果家庭的经济情况不稳,或者学费压力较大,这一比例甚至可能达到 10–12%。因此,学校必须通过一系列用心的安排,把学生和家长真正“留住”。
学校会做些什么呢?
· 欢迎与融入:签约后马上收到个性化的欢迎信、家长礼包,接下来每月或每周都有持续的沟通,包括老师介绍、校园活动邀请、生活小贴士,甚至临开学前的暖心短信。
· 活动建立归属感:有的学校会办“入学红毯仪式”、家庭烧烤、电影之夜,或者一对一谈话,让新家庭快速融入社区。
· 入学后的关怀:头两周重点关注孩子交朋友的情况,三到四周时收集任课老师反馈,随时检查学业表现,4–6 个月再由导师评估整体适应情况。老师、家长和学校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网络,防止孩子受到孤立或掉队。
对中国家长的启示是:选择学校时,不仅要看录取率和升学数据,更要关注学校在“入学之后”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一个用心设计入学体验的学校,能让孩子更快建立自信与归属感,也能让家长更安心。与此同时,家长自己也要积极参与,保持沟通,和学校一起支持孩子度过关键的适应期。
录取只是开始,真正决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学业顺利的,是录取之后的这一整段旅程。
美高私立学校如何守护孩子的成长与幸福
很多家长在申请私立学校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录取结果”“大学走向”这些环节。但其实,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是录取之后学校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与培养。美国私立学校一直在强调,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学术成绩,更是孩子的全面成长与身心健康。
EMA 学校招生项目资深总监 Molly Green 以及 教育服务资深总监 Kelly Bornmann 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私立学校的价值主张,必须通过实际的数据和案例来体现。比如,孩子在学业上的成长是否明显?他们是否真正感到被挑战?老师的质量如何?师生比例是否保证了足够的个别关注?这些因素,才是家长选择私立学校时最应该关心、也最能体现教育质量的核心。
与此同时,私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孩子的幸福感和心理安全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表现。很多学校通过系统的数据跟踪,不仅展示孩子学业成绩的进步,更能让家长“看见”孩子在独立性、乐观心态、自信心上的成长。这些变化是录取时无法预测,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显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校培养的目标远远超越课本知识。他们强调学生要具备完整的“核心能力”:能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懂得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拥有社会责任感,并在复杂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判断。这些能力,正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品质。
对中国家庭而言,这些信息带来的启示在于:选择一所学校,不仅要关注它的录取门槛和升学结果,更要看它是否真正能帮助孩子在学业和人格上都实现可视化的成长。独立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它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被挑战、被支持、被关注的环境,让他们走向一个更加完整和幸福的人生。
鼓励孩子们成为学生大使
Student Ambassador(学生大使)项目也是一个重点讨论的话题。在美国私立学校里,学生大使远不只是“带人参观”的角色。他们是学校文化的代表,会在招生开放日、新生入学活动中,直接向家长和同龄人展示学校的氛围与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项目,并通过它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责任感与自信心。
对学生个人而言,这是一种独特的成长机会。作为大使,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沟通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学校体验、如何在团队中承担责任。这些软实力的提升,往往比成绩单更能打动未来学校的招生官,也能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交和学术环境中更加独立与从容。
对中国家庭来说,这个信息带来的启示是:孩子进入美国私校后,除了关注学业,更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区与文化建设。Student Ambassador 的经历,不仅能让孩子在校园里更有归属感,也会让他们在未来的升学和人生道路上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在德州奥斯汀举办的EMA招生官大会上,惠宜教育的顾问老师们与众多优秀的美初美高招生主任和招生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不仅巩固了与各校的长期友谊,也第一时间了解了今年最新的招生政策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与会者的分享与讨论,我们收获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讯。招生官们对在读惠宜学子们的高度评价也让我们倍感欣慰,这进一步激励我们继续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教育咨询服务。
惠宜教育将继续秉持专业与诚信,紧跟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教育路径,助力他们实现升学梦想!
E
N
D
2025美高录取榜单:
截止3月10日,共收获103枚美初美高Offer
惠宜教育公布的录取数据永远100%真实,没有例外
2025美初录取榜单:
常规录取+转正补录共16枚Offer
2025 惠宜教育美初美高补录一览
截止2025年8月11日
(惠宜教育公布的录取数据永远100%真实)
2024年美高申请的竞争更加空前激烈。恭喜所有惠宜学子终于在漫长的申请季后破晓而出,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我们发自内心的为他们献上最热烈的祝贺!截至3月10号,惠宜教育美高团队收到了 126枚录取美初美高录取,其中包括3枚Phillips Academy Andover (菲利普斯安多佛) 和3枚Phillips Exeter Academy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offer,26枚前10美高、54枚前30美高、88枚前50美高录取,每一枚都是高质量录取,前50 美高录取占总录取的 89%。惠宜团队连续第3年有学子被Phillips Andover 和 Phillips Exeter 双录取,今年这位学生也是来自上海。另外还有 10 枚含金量极高的走读私立高中,包括 Noble & Greenough, BBN, Sage Hill School, Boston Unversity Academy, Commoneweath School, Pingry School ,Hopkins School 等。
🌹🌹在2022年的申请季,惠宜教育的美高和美本团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共收获了193个令人欣喜的录取成果!其中有33枚寄宿美初录取,95枚寄宿美高录取,还有65枚本科录取。这是惠宜教育的一个里程碑,这些成功的录取背后既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离不开我们高效专业的顾问团队和学生们的努力付出。
公司简介
惠宜教育(PrepEdu Consulting LLC)由留美化学博士Jing博士领衔创立,全心致力于顶尖美初、美高、美本的申请,在教育咨询领域口碑极佳,深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信任。Jing 博士是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IECA 高级专业会员,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NACAC)会员,在美工作、生活 18 年,创办惠宜教育近十年。惠宜教育美高团队老师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宾大、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纽约大学等顶级名校,也汇集了顶级美高的前招生官老师,比如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Phillips Exeter Academy)、迪尔菲尔德学院(Deerfield Academy), 以及顶级美高圣保罗中学(St. Paul’s)的人文学科老师。美本团队也汇集了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级名校的前招生官老师和前面试官老师。同时,惠宜团队也聘请了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常春藤名校的教授或者博士生,指导惠宜学子进行科研项目、积极参加各科竞赛,为学生们提升背景、增强美本申请的竞争力。
惠宜团队每年均帮助很多学生录取埃克塞特、安多福、圣保罗、乔特、菲尔中学、鹰溪、菲斯登等顶级寄宿美初美高及很多其它顶尖学校。在美国大学申请方面也是成绩极佳,每年都收获哈耶普斯麻及前15美本的很多录取。
惠宜教育在美国本土教育界也十分被信赖,是美国招生管理协会授权的ssat考点,美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AMC) 考点,美国奥林匹克生物竞赛USABO 授权考点,美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F=ma 的授权考点,以及美国物理碗比赛的授权考点。
提供服务
申请服务:美初、美高、美本、夏校
规划服务:美初申请规划、美高申请规划、美本申请规划
单项服务:面试辅导、文书写作、面试陪同 、美国精品文学课程、创意写作课程
PrepEdu Consulting LLC
404 Wyman Street, Suite 210,
Waltham, MA 02451, USA
http://www.prepedu.org
推 荐 阅 读
惠宜录取及获奖榜单
惠宜独家精品课程推荐
惠宜家长讲座集锦
惠宜留学申请资讯速递
惠宜招生官访谈讲座
- The End -